僅僅在十幾年前,國內的科幻小說中還常出現這種橋段:科學家利用計算機,為制造業、尖端科技研究提供決定性的幫助,甚至是預測宇宙的未來。即使是因《三體》蜚聲國際的“大劉”也未能免俗。如今在中國,這早已不是科幻,突飛猛進的科技發展,讓十幾年前“幻想”,能夠走進每個工廠。
從產業鏈最底端的代加工,到工業數字化,改革開放40年來舉世矚目的成就,背后有著無數科研人為中國產業升級付出努力。成立于2001年的軟通動力,正是產業升級浪潮下,為產業升級賦能的佼佼者。在不斷響應國家鼓勵智能制造的《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有關政策下,軟通動力在智能制造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今年2019 IDC中國數字化轉型年度盛典上,軟通動力的優質案例與同行分享,獲得了業內的一致認可好評。
為什么是軟通動力?
作為“世界工廠”,長期以來的技術缺乏,品牌缺失,一度使made in China毀譽參半。雖然中國產品以物美價廉著稱,但也帶來了不少“低端”“抄襲”的負面評價。因此,制造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不僅是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步驟,更是“治療”中國制造業“頑疾”的重大利好。
而創業伊始就布局智能制造的軟通動力,已經在該領域深耕十多年,擁有豐富的行業咨詢和實施經驗:通過結合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相關信息技術,軟通動力以“智能制造平臺”等多種解決方案幫助客戶轉型升級。今天來看,正因其前瞻性的布局,才使得軟通動力能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迅速崛起,成為中國的高科技企業。
而這個“智能制造平臺”,是軟通動力多年來開發的重要成果。該平臺可以幫助制造業企業從決策到實施、從銷售到生產、從計劃到設計、從本企業到上下游的產業鏈服務,快速構建統一的信息服務中心。保證企業在生產過程的不同環節實現高效的信息共享,充分整合企業間的優勢資源,提升產業鏈各環節的效率,促進企業的生產智能化。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幫助國內企業在工業數字化轉型的技術領域不被國外掣肘。
這份為中國制造保駕護航,不懼國外競爭的底氣,源于軟通動力獨特的開發布局——將對“工業互聯網 ”的研發分成兩個維度,一是從行業的角度,將制造業作為一個行業;二是從技術角度,將物聯網和5G作為重點技術進行投入。
制造業業務線開發的工業云平臺,實現了從工廠到客戶的全面協同,降低了溝通和制造成本。在物聯網技術線上,軟通動力也構建了自家的技術團隊。多位高校的專家和軟通動力的工程師攜手,保證算法能在工業領域落地應用。軟通動力這種從兩個維度出發的布局,不僅起到了1+1大于2的效果,還在智能制造領域中構建起自己的技術體系和商業邏輯,最重要的是幫助中國在這一輪工業界的技術變革中站穩腳跟,不僅和老牌制造強國德國提出的工業4.0一時瑜亮,也為下一次業界的變革培養人才、積累經驗。
“未來探索者”
以汽車制造為例。在行業內眾所周知的是,汽車制造核心國產化能為造車企業帶來顯著的實際效益。但直到2013年,一家國內知名的整車企業生產商還在采用國外的Hermès系統。2014年,軟通動力成為其軟件供應商后,憑借自身多年的技術優勢,為其定制開發了一套可以每年減少1500萬維護費的國產系統。拋開可以在賬面上看到的實際效益外,軟通動力此次的系統升級,還為日后的數字化升級和工業互聯網建設,奠定了基礎。
次年,軟通動力又基于這套管理軟件,為該企業的生產線邁進了更大一步:跨品牌、跨工廠柔性生產。自此,這家整車汽車生產商跨品牌跨工廠混流生產,實現了小時級的產能共享。這套復雜的系統,使各企業產能得到高效整合,當需要改變加工產品時,只需改變傳輸到信息系統的生產計劃信息、技術參數和加工程序,整個系統即能迅速、自動地按照新的要求來完成新產品的加工。完美的將產能過剩和產能不足的情況避免,真正實現了符合市場需求的現代工廠。
在多年的互信合作下,軟通動力繼續優化升級系統,為該企業進一步節約了更多成本。同時為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實現小批量多批次、柔性生產提供了支撐。
下面一組數據,可以真實的反應軟通動力帶來的提升:
物流管理方面,提高庫存準確度5%~50%;消除冗余、漏記錄,減少庫存持有成本,庫存降低8%~15%;降低物理盤點相關聯的成本75%;減少產品過期報廢13%~30%;倉庫整體生產力提升10%~25%。 人員方面,節省20%~30%的直接員工,節省15%~25%的間接員工(諸如倉庫行政人員)。
如果說科幻小說,是人類在思想領域對未來的探索,那么軟通動力可以說就是現實世界中實實在在的“未來探索者”。
對于制造業而言,工廠產能升級、數字化轉型,不會像互聯網產業中一個新的技術概念的提出或爆款產品的出現一樣一夜風起,更多是在生產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或是一些有前瞻性的企業領導者從上直下的一項技術落地。
正是因為制造業的這種特性,注重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軟通動力,才能通過十幾年的深耕,以軟通教育為平臺,建立起產學研合作、協同育人的長效機制。同時,遍布全球的30個能力中心,10個研究所,50+技術生態伙伴等一系列創新研發組織,也不斷助力中國制造業的發展,為中國智造探索前沿技術與商業應用注入無限可能。